大学美育笔记

第一章 审美需要

人的需要:生存需要(基本)、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人的本质需要,一种永恒的精神性追求)。
快感:生存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产生快感,而物质享受便是生存需要的高级满足,所以必然会产生快感
审美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享受需要。

审美主体
有两种含义:作为群体(类)的审美主体和作为个体的审美主体。指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一方,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特点:首先,审美主体是感性观照的主体。其次,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
最后,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审美情感:
与审美兴趣相对应的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的情感,也可称为审美情感。审美兴趣与审美情感作为人的 心理层次的审美追求,是由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不同于 动物的有高级的社会性的心理情感活动的存在物决定的。当对快感的追求在实践中逐步上升为自觉的情感需要时,就构成了人的审美追求的第二个层次。

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反映着人的精神意识层次上的审美追求,是审美需要的最高表现形态。审美理想与审美兴趣、审美标准等关系密切。审美兴趣的形成必须以审美理想为基础,审美理想对审美活动的宏观调控也包含着对审美趣味的宏观调控。
审美理想是精神意识层面的审美观念,也可以理解为观 念性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是人在理性层面上建立 的,反映着人关于美的信念和所追求的美。审美理想与 人的生活立场、纲领和人生目标密切相关,实际上也可 以看作人的最高的具有超越性的人生目标。审美理想是 真、善、美的统一。
审美理想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理想,既是观念性的,又是有形象的。审美理想还具有二重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审美理想与审美活动: **

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审美理想从宏观方面确定审美主体选择审美对象的范围。
第二,审美理想体现着人创造美的目标,激励人们去努力追求美、创造美,吸引人们为创造美而献身。

**审美理想与人生追求: **
审美理想是人对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审美理想作为人的审美追求的最高层次,是由人是具有精神意识的存在物决定的。它说明了人的审美追求不只有感性的层面,还具有理性的层面,也说明了人的审美活动因其超越的性质而越来越表现出人的特性和本质。审美追求中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 想集中地体现出人的社会文化本质。

第二章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所具备的 能使审美活动展开及展开到某种程度的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

审美感知力:人能获得的审美享受的能力
审美感知力又可以比较精细地分为审美感觉力与审美知 觉力
审美感觉:主要是指对色彩、音响、形体等形式因素的敏 锐的识别力。
审美感觉力表现为一种对对象的主动选择能力;
审美知觉: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建立的。感觉是对事物个 别特征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各个部分相互关系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审美知觉力首先是按照审美需要的要求 对客体进行加工处理或完形,主动建构审美对象的能力。

审美想象力:审美想象力作为想象的一种,与想象一样按种 类可分为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低级形式是联想,高级形式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具体可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比联想高一级的想象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即狭义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其他条件的表述,如图样、图解、说明等,在头脑中再现这一事物的表象,也 根据自己过去经验记忆中的知觉材料进行组合、扩展, 想象出自己未曾亲自感知过的对象
特点:审美想象的特点首先在于其情感性。其次,审美想象具有自由创造性。
再次,审美想象既要合情,也合理。

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也称审美领悟力。审美理解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的形式对客体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

**审美理解力的特点 **
其一,审美理解力是一种感性理解能力。
其二,审美理解力是一种情感的理解。审美理解溶化于 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中,如水中盐,无痕有味
*因此,审美理解力是在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 种高级感受能力,是一种以“感觉”的方式进行的理解。审美理解力是使我们的审美活动从表层进入到深层意义的唯一途径。

第三章 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一般是指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用以评 价对象的一种内在 “尺度”。由于这种尺度的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才有了 “美”“丑”之分。
审美标准作为主体的内在尺度,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因 而具有客观的生理、心理基础与客观规律性的特征。
对形式的审美标准一般称为形式美法则,是指不与内容 直接相关的、具有相 对独立意义的形式的审美要求,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 动中提炼、概括出来的能 引起人的审美愉快的形式的共同特征。它们主要有整 齐、对称、均衡、比例、节奏、调和、对比、和谐等
**一、时效性 **
审美标准的时效性是指每一种审美标准都有一定的时间 域限。
**二、地域性 **
审美标准的地域性是指每一种审美标准都有一定的地区 域限。
**三、阶层性 **
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不仅在空间、时间上显现,也在人类社会的特定阶层 中显现。审美标准的阶层性是指每一种审美标准都是社 会特定阶层的人的审美标准。

*个性差异:“谈到趣味无是非”,这句西方谚语强调了审 美中的一种现象,即每个人的审美兴趣与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性差异与先天因素 **
审美标准的个性差异首先与人的先天因素,如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生理 素质有关。
**二、个性差异与后天实践 **
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文化教育等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培养,对人的个性特点 和审美标准的个性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先天因素 在何种意义上对个性特征 的形成起作用,完全是由后天的社会条件决定的。所 以,与先天因素的影响相比, 后天环境的铸造是对形成审美标准的个性差异更重要的 因素。
**三、个性差异与偶然因素 **
审美标准的个性差异有时还取决于一些偶然因素,如一时的情绪、心境或突发的兴趣等,都会影响到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的个性差异是存在的,但个性差异又与客观的 社会的审美标准在总
体上趋于一致。因此,趣味也不可能绝对的“无是非”。

第四章 自然美

自然: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的美,用美学的专门术语来 讲,是指作为人的审美对象
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
“自然”一词有多种含义,如自然界、世界、宇宙万 物、自然状态、本性、天性、种类、物质世界及其现象等。

各种形式因素也是一种自然形态,它们是感性的存在, 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 种感觉器官,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形式因素 主要包括色、线、质、声、音、味道和气味等。
艺术化的自然:是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在于这是人按照艺术的 标准去改造与建构的自然。虽然这些创造物还是自然的 山石草木、溪河湖瀑、飞禽游鱼,却因外观形式的改变与雕琢而具有艺术的性质, 从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艺术化的自然主要有艺术化的动物、艺术化的植物 和艺术化的山水等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制约与改造,自然也 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的审美价值除了外在形式之外,还在于它们的 感性形式中所显示的人的力量。人化自然包括人类控制 与改造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

第五章 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自 身与人的活动及活 动的成果构成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可以作为 人的审美对象的、对人来 说具有审美价值的现象与场景,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 美。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 形象、人类活动场景与人类活动成果三大类型。
人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外形,但这个外形不是简 单的体貌,而是包含 着人的所有内容的整体信息,是别人可以感受到的一个人的全部,既有外在的形体容貌、表情姿态,也有由内发出的气质风度、人格精神,汇聚而成整体的人的 形象,因此对人的美的理解,既有天生丽质的美女帅哥,也有风度翩翩的气质美人,更有内蕴深厚的人格美人。形体容貌;表情姿态; 服饰装扮;礼仪风度;精神风貌人的形象与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有直接的关联,内在的精神在形象上的表现 便是人的精神风貌,通常所说的“人的美”,更多的与精神风貌有关。
人的美不局限于人的体貌的美,人的美,包含更深刻, 更复杂的内容,是与人的生命意义相联系的。
人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生的美。人的美,是人 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生活环境一般是指人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城市里的人的 生存空间,是包围着人,并给人以影响的外部物质世界,应该说这里的“环境”是一个人工环境,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除了蓝天白云、阳光雨露,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创造物。
因而,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集中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也是人们直接的审美对象

第六章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即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人的思想、 精神、心灵的最集中、最全面、最典型的反映,是人为自己创造的最重要的审美 对象。

第一节 空间艺术

建筑、雕塑与绘画这 3类艺术被称为空间艺术,即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仅凭视觉感官就可以直接感知。
**空间艺术具有两大特点:**直观性与瞬间永固性。
一、建筑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 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造型上。
建筑艺术的造型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的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所以它象征着时代的特点。
建筑艺术的造型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理想。

二、雕塑

雕塑是在三度空间中以雕、刻、塑等制作方法塑造的立体的艺术形象。雕塑 一般分为圆雕与浮雕,圆雕是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的可以四面欣赏的、完全立 体的一种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
雕塑的特点是塑造形象、造型,其审美价值主要从造型中表现:
其一,雕塑的造型首先要求形象的单纯化。
其二,雕塑的造型要求选取最有意义的瞬间
其三,雕塑的造型所传达出的意味,或称寓意性(审美价值中心)

三、绘画

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和形体,在二度空间的范围内反映现实、表达人的审美感受的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绘画分为以中国画为代表的 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中国画,也称国画成为东方绘画 体系的主流。
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画的特点首先是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 点透视法,打破时空的局限,使构图灵活自由。 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的有机结 合。中国画最重视的是物象内在精神的传达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所以,中国 画非常注重“立意”与“传神”。
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在绘画 中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 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
概括地说,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

第二节 时间艺术

时间艺术也称动态艺术或表情艺术,主要指音乐与舞蹈。

时间艺术的特征:

1.时间艺术当然具有时间性和过程性的特点。
2.时间艺术具有最强烈的表情性与抒情性,这是由它们的时间性和过程性特点所决定的。
3.音乐与舞蹈还有表演性的特点,
表演艺术一般都包括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这两个过程。一度创作 即作曲、作词、配器或编舞等;二度创作指实际的表演、演奏或演唱。

音乐

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诉诸人们情感的艺术,是有组织的通过时间来运动的 声音。它包括时间(表现为节奏)和音高(表现为旋律与和声)的相互作用,表 达人一定的情绪和感情。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 曲式、调式、调性等。其中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要素与重要的表现手段
音乐以其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来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意 境。这种塑造与创造完全依靠声音为材料来完成,所以音乐形象不具有空间性。但音乐形象具有时间性,在时间的流动中存在。
音乐形象既是确定的、明晰的,又是不确定的、朦胧的。前者是指音乐形象 所表达的情感,后者是指音乐形象所呈现的具体物象。

舞蹈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塑造直观与动态的感性形 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我国的舞蹈样式是在吸收与融合各民族的民间舞的特点后形成的,西方舞蹈则应以芭蕾舞为代表。
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包括眼神、步法、手势、姿态的变化等
舞蹈除了使用舞蹈语言之外,还需要节奏与构图。它们也是舞蹈的要素与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塑造的人物形象。舞蹈语言的民族特点也是构成其魅力的要素之一。
西方的“芭蕾”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

第三节 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主要指戏剧和影视。
其一,综合艺术的共同特征首先在于它的综合性。
其二,综合艺术都有情节性。
其三,综合艺术都具有表演性,需要演员的表演。

一、戏剧

1、戏剧的概述
戏剧从广义上讲包括话剧、戏曲、 歌剧、舞剧等;从狭义上讲,主要是话剧和戏曲两种。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按其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诗剧和戏曲。
2、戏剧的审美特征
戏剧的主要特征也是综合艺术的主要特征,即情节性,在戏剧中称戏剧性。
戏剧的第二个特征为剧场性,即考虑到舞台演出的特点。戏剧的第三个特征是表演性。戏剧必须有演员的表演。
二、影视
1.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指电影与电视。
电影的诞生日期:1895 年 12 月 28 日晚上,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巴黎
2.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运动的画面、声画的结合、时空的重组和真实性几个方面。
运动的画面是影视的艺术语言,是它们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声画的结合是指影视中的画面是与声音结合起来的。声画结合的 3 种情况:音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对立。
影视的时空重组主要依靠蒙太奇的多样手法。
影视艺术在艺术表现上拥有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真实性

第四节 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总体特征在于反映生活和塑造形象的全面性、间接性、深入性,

全面性是指反映生活现实的全面性。间接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词来传达

深入性是指文学反映生活的深度。它是各类艺术中最具有理性深度的艺术种类。

一、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诗歌是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
按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从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强烈的抒情性。这也是诗歌的审美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诗歌的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的。

二、散文

我国古代的散文主要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
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三、小说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 是根据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三大类。
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结构与文采上。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对文字言词的组织。文采主要是指文学使用语词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

第七章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

一般来说,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者则是从客观事物中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二、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从客观精神方面探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美是理念”。“理念”实际上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主观意识的神化、绝对化
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从主观精神方面探讨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就认为美的本质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快乐与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
德国哲学家康德发展了经验主义的美学理论,提出“美是一 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三、从物质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感性事物本身。亚里士多德肯定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
英国哲学家博克认为美是能够引起人的某种经验的客体的性质。
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

四、西方现当代的研究概况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德国哲学家谷鲁斯和英国文艺批评家浮龙·李提出,“内摹仿”产生美。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提出,“移情”产生美。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距离”产生美。

第二节 当代中国美学家的解答

一、主观说

主观说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片面)

二、客观说

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片面)

三、主客观统一说

主客观统一说以朱光潜为代表。

四、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一、美的美学含义

美学中使用的“美”的概念的多种意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客体、审美对象; 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第三层含义指的就是美的本质。

三、美即审美价值

价值产生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活动,是价值关系的实际状态或运动状态。

四、审美价值的层次

审美需求是具有层次的,既有生理层次与心理层次上的审美需求,也有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审 美需求。与生理层面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产生。与心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形象产生。与精神意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由对象的内在蕴涵产生。

第八章 美的类型

第一节 美

美的基本特征
第一,美的价值载体一般是体现着完善与和谐的直观形象, 第二,美的直观形象体现出与主体审美理想的适合。

一、优美

优美是人们最常感受到的一种美。
小巧是指优美的对象占有的空间较小。
轻缓是指优美的对象运动变化不明显,在时间上表现为缓慢、安静。
柔和是指优美的对象在力量上比较弱小,性质上比较温和。
二、壮美
巨大是指壮美的对象占有的空间较大。
急疾是指壮美的对象与剧烈的运动变化为特点,在时间上表现为急速、快疾。
刚强是指壮美的对象在力量上显得强大,性质上显出刚硬。
壮美感的心理特征是在审美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它不像优美 感自始至终赏心悦目,它的舒畅、豪放只能在审美过程结束时作为结果获得。

第二节 悲

1.悲剧

悲剧的价值载体只能是艺术。
欣赏悲剧艺术,首先引起的是悲伤、畏惧、怜悯,心灵精神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是强烈的痛感。但在这种强烈的痛感中还会有令人兴奋和振奋的强烈刺激, 是种强烈的快感,这就是悲剧特有的审美价值。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悲剧感的获得来自悲剧对人生意义或人生价 值的揭示。正是人的伟大与崇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快,使人能“以悲为美”。

2.崇高

崇高的对象 往往是无法驾驭的力量,具有庞大的体积、粗犷的形式、强硬的直线、坚实笨重 的形式特征。
崇高与壮美是有区别的:壮美是显示人的活动的一种结果,是人的胜利的静 态显现;而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

第三节 喜

1、滑稽

柏格森提出,身体、姿态、动作、行为与事件带上机械性和僵硬性,就成为 滑稽。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凡是在人和人的生活中其结果是不成功的、不适当的 事情,只要它不是可怕或有害的话,那就是滑稽的。

2喜剧与滑稽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
但喜剧与滑稽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滑稽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 情,而喜剧却源自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 败的本质;滑稽主
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概括的批评,而喜剧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犀利、辛辣、痛快的嘲讽。喜剧比滑稽更具严肃性,是一种严肃的喜。

第四节 荒诞

荒诞不可能让人笑。 荒诞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不能理解的, 所以荒诞也不可能让人哭。
荒诞传达出一种更深沉的不可言说的悲

第九章 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态度的形成

审美态度的形成是进入审美心理活动的准备阶段,也是审美主体由对客体的日常
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过程。审美态度的形成,标志着审美活动的准备阶段的完成。

一、什么是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是不同于日常态度的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即审美地对待事物的态度, 其第一要义就是非功利性。

二、 审美注意

审美态度的心理表现是审美注意的出现。
审美注意具有与一般注意不同的特点。审美 注意首先是一种超实用功利性的或无实用目的的注意,其集中点是对象的外形;其次,审美注意必然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指向,是对对象的一种情感上的渴求。

第二节 审美感受的获得

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审美感知活动开始的。 审美感受的获得是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的完成,也是一次感性的审美活动的完成。在审美感知阶段,主体对审美对象既是一种“接受”,又是一种“建构”。所谓知觉完形,包括3个方面:加工、转换、建构。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展开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想象的充分展开和审美世界的建构,以及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的获得。

二、 审美体验的过程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均属于直觉性认识,都采取非概念、非逻辑的把握方式,

三、 审美体验中的审美对象

在审美体验阶段,主体的想象全面展开,以体验的方式从对象的外在形式进入对意义 层次的把握和理解,进入了“物我同一”的世界。
首先,体验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其次,体验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

第四节 审美超越的实现

审美活动会由内部体验向精神的无限自由的境界升腾,实现审美超越。在审美超越阶段,主体通过审美理解,达到了从感性向理性的飞越、有限向无限 的突进,也就是达到了一种理想境界,升腾到一个精神无限自由的境界。在这个阶段中,审 美心理综合运动以理解为统帅,以追求和信仰为动力,使审美活动成为既保留感性特 征,又有极强的理性加入的活动。它标志着审美活动的一个最高阶段,表明一切审美 活动在此
时、此地、此人身上的最高层次的完成。

第十章 审美愉快

第一节 审美愉快及其特征

审美愉快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愉快经验。

一、 作为美感的审美愉快

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强调了美感或审美经 验主要来自看和听的感觉,也可以是间接地来自其他的感觉,但都是一种愉快的感觉。
托马斯阿奎纳曾经从主体的感受的特点来定义美,提出“凡是 一眼见到就使人愉悦的东西才叫作美的。”
休谟、博克都提出了审美经验是一种愉快的经验。康德提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
费尔巴哈提出,美感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近现代的美学家有把美与审美愉快等同起来,形成了“快乐派”。

二、 审美愉快的特征

审美愉快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愉快,这构成了审美愉快的本质特征。审美愉快更多地来自理想、追求等心灵、精神方面的满足,因此,审美愉快更具有理性的特征,是一种理性的愉快。
不同于认识活动中获得的愉快:在认识活动中,愉快的感觉称为“美感”或“科学美感”认识活动中获得的愉快与情感要求、审美需要没有直接的关系,是从属于人的理性活动。
不同于遵循道德规范的人获得的愉快:道德愉快来自两个方面: 1、遵循了道德规范,对社会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因而获得 来自社会的精神上的奖励与赞赏;
2、主体觉得自己有严格的自律,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感觉。

第二节 审美愉快的层次

审美愉快具有层次性。当代美学家李泽厚曾把审美愉快概括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

一、 感官层次的审美愉快

在审美感知阶段获得的审美愉快是一种初级的审美愉快,是在感官层次获得的愉快。 感性愉快并不是纯生理的愉快,但它在感知阶段发生, 离不开人的器官和生理的东西,这决定了感性愉快的短暂性和变异性。

二、 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

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是在审美体验阶段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愉快。在这个阶段,主体深入到审美对象的意义层次, 体验、领悟审美对象的意义和情感,并且在“物 我同一”的境界中体验、领悟自我的意义和情感。

三、 精神人格层次的审美愉快

精神人格层次的审美愉快是在审美超越阶段获得的,是最高级的审美愉快。在这个 阶段,主体获得的审美愉快是精神人格层次的愉快,也称为“悦志悦神”。它常常表现为 人格的震动、心灵的战栗,这是人的心灵的洗涤,主观精神的升华。